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临床路径(201 1年版)一、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I CD-1 0:(K 7 0↑-K76↑/B6 5) 伴 I98、3*)。(二)诊断依据.根据《有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5 年 9 月第1 2 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得防治共识(2 00 8杭州)》(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等临床诊断及治疗指南。1、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诊断明确。2、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得诊断:出血 48 小时内进行胃镜检查就是诊断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唯一可靠得方法。内镜下可见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渗血与喷血)、曲张静脉上有“血栓头”、虽未发现其她部位有出血病灶但有明显得静脉曲张。3、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未控制得征象:72 小时内出现以下表现之一者为继续出血。① 6小时内输血 4 个单位以上,生命体征不稳定(收缩压<70 mmHg;心率〉1 0 0 次/分或心率增加>20 次/分);② 间断呕血或便血,收缩压降低〉20mm H g 或心率增加>20 次/分,继续输血才能维持血红蛋白含量稳定;③ 药物或内镜治疗后新奇呕血,在没有输血得情况下,血红蛋白含量下降3 0 g/L以上.4、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得征象:出现以下表现之一者为再出血。① 出血控制后再次有活动性出血得表现(呕血或便血);② 收缩压降低>20 mm Hg 或心率增加〉20 次/分;③ 在没有输血得情况下血红蛋白含量下降>30g/L。5、早期再出血:出血控制后 72 小时–2 周内出现活动性出血。6、迟发性再出血:出血控制 2 周后出现活动性出血。(三)治疗方案得选择。根据《有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5 年 9 月第 12 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得防治共识(2 00 8 杭州)》(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等临床诊断及治疗指南。1、药物治疗:就是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得首选治疗手段。2、气囊压迫止血: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得病例或作为内镜下治疗前得过渡疗法,以获得内镜止血得时机.3、内科治疗无效,或发生早期再出血者,应考虑积极进行内镜下治疗、放射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13–14 日。(五)进入路径标准。1、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