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总体设计算例任 务 要 求 : 飞 行 高 度 :30-200m, 飞 行 速 度 :40-90km/h, 巡 航 速度:18m/s,最大飞行速度 28m/s,爬升率 4m/s,续航时间:1h ,最大过载1、7,任务载荷重量:0、5kg,背包式运输,发射方式:手抛式,回收方式:机腹着陆设计过程:1、布局形式及布局初步设计无尾布局【方法:参考已有同类无人机】确定布局形式:主要就是机翼、垂尾、动力、起落架等。(1)机翼根据经验或同类飞机确定:展弦比 5、5-6,尖削比 0、4-0、5,后掠角 28°,下反角 1、5°,安装角 2°展弦比 【展弦比增大,升致阻力减小,升阻比增大】【展弦比增大,弦长减小,雷诺数降低,气动效率降低】【展弦比增大,弦长减小,翼型厚度减小,机翼结构重量上升】尖削比【尖削比影响升力展向分布,当展向升力分布接近椭圆时,升致阻力最小,低速机翼一般取 0、4-0、5】后掠角【后掠角增加,横向稳定性增大,配下反角】【后掠角增加,尾翼舵效增加】【后掠角增加,纵向阻尼增强,纵向动稳定性增强】下反角 【上反角增加,横向稳定性增加,下反角相反】安装角 【巡航阻力最小对应机翼得迎角,通用航空飞机与自制飞机得安装角大约为 2° ,运输机大约为 1° ,军用飞机大约为 0°,在以后得设计阶段,可通过气动计算来检查设计状态所需要得机翼实际得安装角。】机翼外型草图(2)垂尾垂尾形式:翼尖垂尾尾空系数:Cvt=0、04/2=0、02 【双重尾】(3)动力系统形式电动无人机推动系统安装位置主要有:机头拉进式、机尾推动式、单发机翼前缘拉进式、双发形式、单发机翼后缘推动式。下面讨论各种布置形式对布局设计得影响。动力形式优点缺点实例机头拉进式螺旋桨前方进气稳定未被干扰;容易实现重心位置设计;手抛发射不会对发射员造成危害;排气被机身与机翼阻止,影响动力系统得效率;回收降落时,电动机与螺旋桨容易触地损坏机尾推动式机头可以安装任务设备;螺旋桨也不容易在着陆时触地损坏;对螺旋桨得干扰较小;重心配置在设计重心点非常困难;单发翼前缘拉进式电动机不在占用机头位置;以便在机头安装任务设备;机身得阻力会产生一个较大得低头力矩;过高得机身也增大得结构重量,浸润面积也比较大双发翼前缘拉进式机头安装摄像设备布置需要两台电动机,增加了系统得复杂性单发机翼后缘推动式机头安装摄像设备螺旋桨得滑流直接吹在尾翼上,造成无人机得稳定性变化本方案为:机尾推动式2、无人机升阻特性(极曲线)估算前面确定了机翼得基本参数,要确定无人机得具体机翼参数,还需要知道“起飞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