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整理

2025年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整理_第1页
1/6
2025年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整理_第2页
2/6
2025年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整理_第3页
3/6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 重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 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尊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 天性,就是人 本心”。二、朗诵节奏1. 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 所恶侑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3. 如使/人之所欲漠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徊不用也。使/人之所恶漠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4.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5. 非独贤者侑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7.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8.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佚其本心。三、内容理解1. 中心论点:人应当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 内容构造1)第一段:人应当舍生取义① 论证过程:先通过鱼和熊掌来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要舍生取义。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义比生命更重要。然后得出结论所欲有甚至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最终深化论证,人人均有向善之心。② 论证措施:比方论证、对比论证2)第二段 人应保有本心,不要见利忘义。① 论证过程:先从正面举贫者不食嗟来之食 实例,证明保有本心才能做到舍生取义。另一方面从背面举贪求万钟”例子,论证丧失本心会见利忘义。最终通过反问,强调人应当保有本心。② 论证措施:举例论证、对比论证③ 反例所用修辞和论证措施,所起作用?排比:强有力 批判了这种丧失本心、见利忘义 行为。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人应保有本心,不能见利忘义,要舍生取义 论点,鲜亮有力。四、重点问题1. 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也许碰到 事情写起,这样写 好处是什么?①以生活常理为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②引出中心论点;③吸引读者 阅读爱好;④暗含着大义比生命重要观点。2. 文中出现 成语: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有关 孟子曾说过 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 孟子提倡“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舍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最高道德准则,鼓舞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4. 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 句子,它们 句式相似,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 句子,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整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