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新旧课标对比阅读与理解学期结束,学校给每位语文老师发了蓝本本,布置了暑假作业,要求每位老师都要认真阅读,并作好批注。昨天和今日紧赶慢赶地连续地、完整地读完了第一遍。对比着读,是这次通读新课标的最主要的方法。新旧课标对比着读这应该是读课标,最普通、最有用的方法了1、整体对比整体对比从目录板块看,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板块,新增了“核心素养内涵”一部分,这一部分是新课程标准的灵魂。在课程实施部分新增了“教学讨论与老师培训”这一部分,对老师个人成长,学校教研、地区教研提出了要求,给出了方向。除此之外新增了两大新的板块,分别为“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至此从目录内容看,课程标准明确了“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如何评价”的完整的教学过程。2、理念对比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提出了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强调了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和经典性,课程内部知识内容体系的整合和其它课程的整合。提出了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情境中思考、实践、探究,重视学生利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出了课程的评价导向,注重过程性和整体性评价,实现教学评一致。对比理念来看,新课程标准打开了语文学习的视域,扩大了语文学习的外延,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奠基作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构建,让学生的学习从线性结构转向多元、共助。语文能力的提升不是在原有的语文基础上,而是在原有的所有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语文学习不仅仅服务语文课程,更是其它所有课程和生活情境的工具。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就是一张相互交织的立体的大网,语文课程就是网一个点,这个点从其它各处汇聚力量,得以强大,又源源不断辐射出能量,促进网上的其它点的成长。所以这个理念给我们传达的是大语文的概念,更是大学习的概念,未来的学习一定是融合的,因为生活中需要的是融合型的学习能力。3、细节对比细节对比,主要针对课程目标展开,对于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进行了逐字逐句地对比。(1)核心素养:22 版课程标准里,新增了“核心素养内涵”部分,核心素养一共四方面十六个字: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鉴赏。四个方面是个有机的整体,文化自信是前提,也是目标,语言运用是基础,在语言运用中实现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培育,同时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又促使形成高阶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样的良性循环中达成语文能力的提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