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读后感(2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怀抱生命,拥抱青春——“非洲圣人”史怀泽《敬畏生命》推举 生命是一条永不逆流的河,无时无刻不在唱着欢快动听的歌往前奔去。有些东西,踏着时间越走越黯淡,也有一些东西,让岁月越洗越明亮。我们正处在雨水裹着栀子花香的青春岁月,一米阳光,一杯咖啡,一株薰衣草都足以让青春明媚如阳光。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我给大家推举一本“非洲圣人” 史怀泽的《敬畏生命》,给我们的青春增添一抹亮色,温暖我们的心灵,在我们内心激荡起微澜。 《敬畏生命》读后,给人的是一种震撼,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世界给予我们无限生机,塑造了生命的漂亮、高贵和富饶,人类自以为是世界之最,更应该理解和尊重生命,感受自然之趣,感受自然的生命之美。 1915 年,置身非洲丛林与河水间勃发的生命世界,追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蔑视生命的悲剧,史怀泽提出了“敬畏生命”的理念,将伦理学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命,成为生命伦理学的奠基人。书中写道,史怀泽在非洲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剩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宝贵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生出,并且成为他此后所努力提倡和不懈追求的事业。这也让我想起村上春树在《边境边景》中写到的:我与朋友在岛上过夜,水漫过了帐篷,我无心睡眠,起身看见海蟹游走,林中蝉鸣不停,间或鸟下觅食……只是静静看着,便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想必,当时村上的心境正同于史怀泽吧。感受生命,是一种心灵的契合点。在茫茫人世间没有谁可以教会你,只能靠自己在生活中慢慢摸索,探寻。直到有一天,你可以读懂一花一叶中的妩媚,能欣赏的虫鱼鸟兽的情语。能体悟到大海的磅礴雄壮,小溪的潺潺流淌中蕴含的自由自在,从容不迫,从而能够倾听生命的美好,感受自然的奇妙,体悟人生的绚烂多彩。或许我们只是大自然的匆匆过客,转瞬即逝的几十年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生命却让原本的平淡无奇的世界,充盈着五彩斑斓的色彩,也正是生命编造出的世界奇迹。 其实,也只是我们怀揣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和无限可能,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漂亮。大海中戏游的鱼儿,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的羚羊……这无不非富了生命世界的内涵,正因为这些,我们才能在时时处处的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到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