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路----高中职业生涯规划》心理活动课教案(10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未来之路----高中职业生涯规划》心理活动课教案一、主题辨析: 1、目前高中学生较少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当部分学生在面临职业生涯重要选择的时候(比如高中文理分科、高考志愿填报等),认识不够,准备不足。选择职业方向,确定未来的生活道路,是高中时期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2、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进展,自我意识成分分化成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自我形象逐渐达到稳定,大部分高中生能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 3、高中学生在各方面进行探究、尝试并面临走进独立生活道路,产生了独立自主的需求,其自治需求体现在职业选择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上。 二、活动目的: 1、培育高中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2、增强高中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并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原则,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初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 三、活动重点和难点: 1、职业生涯描绘 2、职业生涯定位 四、活动方式: 1、讲述 2、讨论和分享 3、联想和想象 4、角色扮演 五、活动准备: 1、白纸2张、彩色笔 2、多媒体课件 六、活动步骤: 导入:未来的你面临什么样的职业?将会有怎样的精彩的人生?请看心理测试:测试最适合你的职场领域。 今日,我们就来关注一个话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多媒体显示课题) 设问:人生需要规划吗?我们今后的职业需要提早规划吗?假如不及时规划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提问班级学生有多人对自己今后的职业规划过? 一、为什么要进行职业规划 展示:哈佛大学的目标调查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楚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楚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第 2 页 共 4 页 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这个案例给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多半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