薁袈肁蒄螃肄肇蒄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2025 年 9 月 27 日课题23《核舟记》授课老师韩玉兰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词汇,了解“记”这种文言体裁的特点,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3、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2、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教学难点理解难懂字词,品味有关语句,赏析核舟雕刻之巧与文章说明之妙。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积累文言词汇,了解“记”这种文言体裁的特点,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导入: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聪慧智慧制造了辉煌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人瞩目的中华文明,其中有一种手工雕刻艺术,至今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微雕技艺。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微雕技术究竟怎样令我们叹为观止。二、解题: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明确: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三、介绍作者:1、学生介绍,师生点评。2、老师补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散文家。其父魏大中,因弹劾奸党魏忠贤被诬陷下狱,冤死狱中。他痛父奇冤,晨夕号泣,不久悲愤而死,他好学能文,可惜一生短暂,著有《茅檐集》。四、课文诵读1、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老师进行朗读指导。 2.老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老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想象。(后附全文句读停顿)学生联想思考师生互动学生介绍学生听讲批注识记有关知识学生听读想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生结合以前的朗读技艺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鼓舞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4.全班同学分角色美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师生评价。五、学生再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再提高第二课时1、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五、翻译全文并梳理文章结构:(一)梳理文章结构:老师明确:核舟记整体结构:总起(1)→分述(2-5)→总结(6)总起(1)介绍了王叔远雕刻艺术上的卓越成就,点明了“核舟”的主题。分述(2-5)具体介绍了核舟的结构,舟上的情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