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立体感、空间感》教案(4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1234567编写时间 3.20 执行时间 3 .29 主备人 王政华 执教者 王政华 课题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共 1 课时第 课时课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中透视现象的基本特征,学习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学习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前后空间关系。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与体验,理解透视现象及其基本特征;学会运用“斜线法”“垂线法”“投影法”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情感与态度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增强科技意识;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环境的习惯,培育学生热爱生活、制造美好生活的情感。重点运用透视原理的基础知识,手绘表现物体的立体感与画面的空间感。难点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原理。教学策略自主、探究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8课前准备教具:教学课件、 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透视的相关知识。学具:通过询问沟通、网络搜索、图示查找等方式,搜集身边有关透视的资料。培育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创设情境 课堂导入 1 让学生手摸香蕉、石榴或柚子等水果。结合《番石榴》作品欣赏。3 板书课题:(略) 学生动手感受水果,欣赏作品。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课堂发展 1 观察与发现:引导学生用纸做透视框;利用挂图或视频观看路两边的树木;观察作品。2 尝试与探究:结合教材范画,了解“斜线法”“垂线法”“投影法”等。3 自主表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抓住学生表现的兴趣点。学生通过实践认识透视的基本原理;从实景中感受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以小组合作或自主尝试的形式,通过绘画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 1 实践体验平行或成角透视的基本特征。2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描绘某一物体或景物,提升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3 在学习中培育学生关注自然和热爱生活的良好价值观。 与评价展示与评价1 过程评价:注重对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的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 展示评价:注重作品的创作过程,在展示过程中注重诊断性评价,培育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1 知识与技能评价:能认识和掌握透视原理及其表现方法。2 过程与方法评价:能把透视原理的相关知识运用到绘画创作中。3 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能说出在生活中观察到的透视现象。评价过程中注意紧扣本课主题,要注重对美术术语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