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教育投资需求不足的经济学分析(3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刘峰,杨秀芹 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电学院;2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个人教育投资需求是指个人出于投资教育将使其增进知识技能,进而在未来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获得较高收入的目的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目前,我国教育供不应求与结构性失衡并存,是一种典型的投资需求不足的现象。西奥多.W.舒尔茨曾指出:“在美国,国民收入的 1/5 来自物力资本,即财产,而 4/5 来自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地地道道的源头活水”。一个人教育投资的起点——投资倾向一般来讲,个人或家庭在某个时间和空间节点上会有多种投资方向,而个人教育投资需求的产生意味着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个人首先产生接受教育的需要,这是产生动机的根本原因,它会使个人产生欲望和内驱动力,而这种内驱动力就成为个人投资行为最终发生的诱导动机。因此,教育投资行为的产生基于个人或家庭对于教育的需要和投资动机的推动。首先,教育收益的预期产生教育需要。对教育投资的源动力是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这也符合人力资本投资的典型模型,张学高等人通过引入贴现值的概念对个人教育投资成本收益做出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相对于收益来说,个人增加教育投入是比较划算的,而且个人进行高等教育投资所得收益要高于进行高中教育投资所得收益。”其次,教育需要触发教育投资动机。据马斯洛的个人教育需要理论,个人和家庭在某个特别阶段产生的对于接受教育的迫切需要是个人或家庭产生教育投资动机的必要条件,这种需要使个人或家庭朝着特定的目标活动(教育投资),并转化为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驱力,这时候教育投资需要触发转化为教育投资动机,因此,投资动机是投资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这种投资动机会对后续的可能投资活动进行维持和加强,保证最终投资行为的产生。最后,教育投资动机演变为教育投资倾向,最终产生教育投资行为。个人或家庭之所以形成投资决策是基于对这种投资的未来理性预期,最终演变为教育投资的心理动机,即投资倾向,投资倾向的产生会使个人或家庭对那些与决策相关的不确定变量进行预测,一旦具备一定的支付能力,投资倾向便会演变为投资行为。当然,教育投资需要的萌发到投资行为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方面基于面对未来的收益预期,另一方面,教育投资的动机也与个人或家庭对该项投资的认识水平、社会观念、家庭态度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