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在投资一部影片时,要面临很多风险,如编剧、导演及演员能否有效 发挥其制造力、电影的宣传发行是否能够顺利推动、影片能否最终收回投资并猎取 利润等。在这所有风险中,投资人和制片人最难以承受的便是一部影片最终不能被 完成。假如一部影片不能完成,就无法实现其任何价值。借鉴国外针对“完成风险” 的解决方案和经验,一个新的名词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成为了我国电影业的关注热 点,那就是“完片担保”2025 年,在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进展指导意见》中也特 别提出了 “探究开展知识产权侵权险,演艺、会展、动漫、游戏、各类出版物的印 刷、复制、发行和广播影视产品完工险……”事实上,所谓“完工风险”,原原来自 于建筑行业,指的是因拟建项目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不能按期运营、项目建设成本 超支、不能达到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形成的风险,而“完工险”就是针对这样一些 风险而设计的专业保险产品。电影的完工风险则包括了影片在制作过程中,因各种 原因导致预算严重超支、不根据剧本拍摄、没有按期完成或被迫取消,从而不能顺 利移交发行方的情况,“完片担保”就是对电影完工风险的一种担保。和其他保险 及担保类金融产品一样,“完片担保”也是产业进展到一定程度,对大量资金有强 烈渴求时的产物。同时,“完片担保”保证的是电影的制作风险,而不是投资风险。 一部影片能不能赚钱,能不能收回投资,均不在“完片担保”的保障范畴之内。严格地讲,在好莱坞及欧洲,“完片担保”不只是一个保险产品,而更倾向于 一种专业性的服务或业务,这种“完片担保业务”由专门的完片担保公司来完成和 实现。作为荷兰 L owl a n d 电影咨询公司总经理并且曾经在好莱坞及欧洲担任制片 人的何重生(Rene Seegers)先生,在 29 年受国外知名完片担保公司 FFI(Film Finances Inc.)的委托,对中国电影业中“完片担保业务”的可行性进行调研。笔者 有幸与何先生一起对如何将“完片担保”与中国电影业对接这一课题进行了为期一 年多的讨论、探讨和实践。结合何重生先生在担任制片人时与国外完片担保公司合作的丰富经验,我们 与国内多家知名的制片公司、保险公司、数据讨论公司进行了深化的探讨和会谈。 最终我们发现,虽然一些内地电影项目号称投保了 “完片担保”,但事实上,内地 目前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完片担保业务”,因为我国尚缺乏此类业务进展的必 要条件,具体来讲,要想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