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外教育史纲整理篇

中外教育史纲整理篇_第1页
1/94
中外教育史纲整理篇_第2页
2/94
中外教育史纲整理篇_第3页
3/94
中外教育史纲整理篇(91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外教育史纲第一章 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第一节 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概况一、教育如何起源?P1教育起源的几种假说:(一)神话起源说 1.代表人物:最古老,宗教,我国古代。 2.观点: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由神制造,教育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3.评价:根本错误,非科学。(二)生物起源说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 1.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2.观点:教育为生物学现象,教育过程为本能的传授活动。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动物界;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3.评价: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其根本错误在于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质的差别。(三)心理起源说 1.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史专家保罗.孟禄 2.观点: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3.评价:忽视了教育的意识性和目的性。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原因。(四)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1.代表人物:前苏联及我国的教育学家大都认可这一观点。 2.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和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第一,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进展为条件的; 第四,教育从产生其职能是传递劳动中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第五,教育的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3.评价:劳动虽然在教育的起源中发挥着重要的、决定的作用,但它只能是教育起源的外因,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因。 需要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参加社会生活和自身进展的需要——杨贤江。(五)其他起源说 文化起源说、军事训练说、生活需要说、前身起源说、交往起源说、家庭起源说、社会化影响说、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沟通、人科系统进化过程中的早产现象与教育的起源有着必定的联系说等。 二、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实施 P2(一)教育性质:儿童公育(二)教育内容: 1.生存技能的教育 2.生产劳动的教育 3.原始宗教与教育:图腾 4.艺术与教育(三)教育方式:在生产和生活中。(四)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3.教育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外教育史纲整理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