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疫情防控和开学复课的实 际,特制定本机制。一、完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整合校内外资源,制定本校心理 危机预防干预工作预案,组建工作小组,制定工作制度, 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内容,确保工作实效。二、推动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一)复学前后,充分利用各类资源,通过网络云平 台、微信公众号、校园宣传栏、广播站、宣传手册、宣传 折页等各种媒介面对师生、家长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心理 危机预防干预的宣传普及工作。(二)畅通学生心理援助渠道,通过各种途径面对学生 宣传心理求助的方式,确保学生对心理求助渠道达到 1% 知晓。(三)复学前,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复学后,上好 “心理健康第一课”,通过开展疫情防控、珍爱生命、情绪调控等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分享、总结居家学习生 活期间学习体会和成长感悟,确保学生平稳度过开学第一 周,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给予学生个体化指导和帮助, 引导其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三、开展心理健康排查工作(一)通过心理工作网络在开学初开展一次学生心理健 康状态的排查工作,采纳日常观察、谈心谈话、心理测评 等方式排查摸底学生情况,其他重要的时间节点要进行再 次的排查。(二)排查中需要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生列入重点 关注对象:1. 本人或家人出现感染和疑似感染,或总是怀疑自己感 染的学生。2. 受疫情影响,近期遭遇重大变故和突发事件的学生。3. 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际关系困 扰的学生。4. 经医院诊断因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人格障碍等常见精神疾病)或因心理问题而休学现已复学 的学生。5心理行为出现异常表现的学生。・(三)对排查结果进行评估对排查出的重点群体学生进行评估分类,根据学生的实 际情况和严重程度,将学生心理状态分为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和疑似精神障碍。对一般心理问题者,建议 班主任积极关注;对严重心理问题者,建议班主任重点关 注并联系家长,帮助学生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对疑似精 神障碍者和可能存在致命性(损害自身或危害他人安全) 心理危机危险的学生,列入学校危机预防干预库,启动相 应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四、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或事件的严重程度,将心、理危 机干预分为四个等级:一是对正在发生的致命性心理危机 事件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