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假期综合征”及应对措施全国中小学生的假期模式已经全部开启。对于假期中孩子容易出现的 心理变化,家长们要注意给予正确引导,为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有意义的 假期保驾护航。学生在假期间容易出现以下心理变化:1、假期综合征初中生的适应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够健全,随着寒假的到来,有 规律的生活作息被打乱,很多学生失去目标和动力,整天玩耍、看电视、 上网,引发假期综合征,出现自卑、抑郁、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2、网络依赖由于平常课业繁忙,家长体谅孩子的辛苦,因而假期就容易放松对孩 子的监督。这时,很多学生沉迷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脱节严重,出现社 会适应不良的情况。这不仅容易造成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更严重的会造 成孩子网络成瘾,从而引发焦虑、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严重影响今后 的学习和生活。3、学习压力过大,引发心理异常虽然趁着假期查缺补漏很有必要,但家长一定要张弛有度,充分尊重 孩子意愿,充分考虑孩子心理需求,并给孩子留出一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 空间,不要以爱的名义束缚孩子的成长。高压的氛围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学 习,反而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甚至可能会使孩子出现悲观厌世、 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孤僻偏激等心理问题。以上概括了几种常见的学生假期心理问题,那么家长如何避开孩子产 生这些心理问题:1、合理规划,学会自我管理假期是孩子的调整期,应充分休息,好好放松。面对自我约束能力欠 缺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能放任不管,合理规划孩子的假期生活是很有必要 的,这不仅能帮助孩子安排假期生活,建立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科学的时 间管理方法,做好规划学习,实现孩子的自我管理,而且当孩子出现一些 不良行为习惯时,家长也能起到监督引导的作用。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规划一下假期生活,让孩子做自己喜爱的、感兴 趣的事,假期生活内容尽可能丰富,读书、听音乐、锻炼、散步这些都可 以让孩子进入放松的状态中,既能让身心、得到休息,又能让精神饱满。同 时,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定一个小目标,趁着假期巩固以前学习的知识,查 漏补缺,并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活动,开拓视野,形成知识互补。学习状 态能力持续保持常态化,让孩子既不会无聊,也不会在新学期复课时变得 焦虑和恐惧。家长可以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这不但是一种家庭责任的分担,还能 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同时,坚持每天体育锻炼,帮助孩子在假期期间提 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