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纤维蛋白鞘研究进展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纤维蛋白鞘研究进展_第1页
1/20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纤维蛋白鞘研究进展_第2页
2/20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纤维蛋白鞘研究进展_第3页
3/20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纤维蛋白鞘讨论进展(10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纤维蛋白鞘讨论进展 段青青 张丽红 王保兴* 每年有数百万例中心静脉导管被用于急性和慢性病的治疗。导管的通畅性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恶性肿瘤的营养支持与化疗,及其他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讨论已证实,所有类别的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包括有皮下隧道和没有皮下隧道的导管,皮下埋植及由周围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中心静脉内都有导管周围覆盖物,即纤维蛋白鞘形成[1-3]。目前我国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的患者中,临时中心静脉导管、带 cuff 的中心静脉导管均已广泛使用。在等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透析患者,以及不能建立有效动静脉内瘘的透析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成为患者赖以生存的惟一通路[4,5]。导管周围纤维蛋白鞘已经成为影响导管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将纤维蛋白鞘的发生、进展、并发症、组织病理学、诊断及处理办法进行基本概述。一、发现与命名早在 20 世纪中期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插管刚开始用于静脉补液时,就有对导管表面组织样膜状覆盖物的报道[6]。1964 年有人首次对这种膜状覆盖物进行了描述[7]。此后,这种膜状覆盖物先后被描述为纤维蛋白套[8,9]、纤维蛋白鞘[10]、,纤维血栓套[11],套袖[12]等名称。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命名为纤维蛋白鞘。纤维蛋白鞘是包裹于中心静脉导管表面,由细胞成分和非细胞成分组成的膜状物。它起始于导管与静脉壁的接触点,并与静脉壁紧密相联,即使导管拔出也不易被移除。据报道在首次置管发生管路功能障碍的患者中,由纤维蛋白鞘引起的在置管一周约占 1.3%[13],平均跟踪调查约 98 天后占 76% [14]。 对中心静脉临时导管和带 cuff 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管路后撤静脉造影,证实纤维蛋白鞘的发生率为 76%[14,15],但是动物实验讨论证实,在置管一周后其发生率可达 100%[12] 。二、并发症尽管纤维蛋白鞘的发生率可达到 100%,但大多数情况没有临床症状。有讨论报道,导致拔管的最主要原因为感染(30%)、透析血流量低(30%)及其他血管通路的应用(30%)。这项讨论 作者单位:050051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 张丽红和段青青对本文有同等贡献,为共同第一作者通信作者:王保兴 050051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Email:wbxing2025@163.com中 68%的管路进行了静脉造影,证实 76%形成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纤维蛋白鞘研究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