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的论文 5000 字篇一:甲午战争论文 忆甲午海战,看今日改革 ---- 铭记历史,镌刻史实;累积跬步,振兴中华 【内容摘要】 中日甲午战争是 19 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 1894 年 7 月 25 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 到 1895 年 4 月 17 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作为后人,应该好好回眸这段历史,吸取其中的教训。 剖析古老帝国幅员: 中国原是个帝国。我们的幅员除本部以外,还包括缅甸,越南,琉球,高丽,蒙古等。这些地方可以分为两类:蒙古等属于第一类;归理藩部管,中国派有大臣驻扎其地;第二类即高丽,越南等地。实际中国与他们的关系很浅,他们不过按期进贡,新王即位须受中国皇帝的策封。此外我们并不派代表常驻其国都,也不干预其内政。在经济方面,我们也十分消极,我们不移民,也不鼓舞通商。总体上,帝国幅员可用光绪七年〔1881〕翰林院学士周德润先生的话概括:“臣闻天子守在四夷,此诚虚远、忧深之计。古来敌国外患,伏之甚微,而蓄之甚早。不守四夷而守边境,那么已无及矣;不守边境而守腹地,那么更无及矣。我朝幅员广辟,龙沙雁海,尽列藩属。以琉球守东南,以高丽守东北,以蒙古守西北,以越南守西南。非所谓山河带砺,与国同休戚哉?〞换句话说,在历史上属国是我国的国防外线,是代守我门户的。 一、甲午战争前的中国与日本的实力比照 1.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政治比照: 清政府:在政治制度上,清政府仍旧是腐朽的封建体制,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并且清政府的封建体制处于封建体制的衰落期,腐败不堪。 日本:日本经历了比拟彻底的明治维新运动,已经根本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了较现代化的政治体系,各项管理制度都相对与清政府优秀 2.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经济比照: 清政府:总体国力来说,清王朝超过日本,洋务运动也为清王朝累计了一定的资本,但是清朝的封建财政体系落后,工业根底薄弱。以国防为主,结构简单,企业管理体制缺陷甚多。 日本: 经历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借助比拟先进的近代财政系统,各项财政收入与清政府差距甚微,且日本重视工业生产,工业化程度远远超过清政府〔例:甲午时清有铁路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