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原则2、设计、施工技术标准3、安全防护标准4、便桥设计、施工标准5、其他临时便道施工技术指南根据现场管理标准化的要求,对 XXXX 项目的临时便道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法律规范,特编制此施工技术指南.1、设计原则本 标 段 所 经 过 地 区 道 路 交 通 较 为 方 便 , 主 要 施 工 便 道 均 可 从 县 道019、021、026、028,省道 322、323、国道 209 及既有乡村道路引入,或对已有道路进行加宽改造.扩建便道主要位于从国道、省道向各工点区域通行的道路,新建便道主要是从已有道路向各隧道及桥梁墩台施工作业面通行的道路。在设计施工便道时应考虑以下原则:1。1 扩建便道:尽量利用既有道路,对原有道路经加宽、改建后,能利用者尽量利用,扩建便道按单车道路基路面标准进行控制,每 2 米左右设一错车道,在弯道处或陡坡段增设错车道,扩建便道采纳砂石路面.1.2 新建道路应方便工程运输,尽可能靠近目标工点,接近铁路标高,在满足纵坡要求及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修建长度。不占用铁路路基,尽量避开与路基交叉,以减少施工时对行车的干扰。通往各隧道洞的施工便道采纳双车道便道标准,地形受限时采纳单车道道路标准。1.3 新建便道应简易,顺畅,能迅速修成使用.要充分利用有利地形,使线路尽量顺直、运程短;但高差过大地段、陡坡地段应设置绕行平台,避开出现长下坡。1.4 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新建便道尽量避开拆迁建筑物和穿过良田,少占农田;避开在地质不良地带修建,对便道施工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地段,选线时应绕行,或实行工程措施予以加固处理;深挖、高填路段,往往存在着稳定性隐患,必须查明工程地质情况,进行稳定性分析,有针对性进行防护设计,保证边坡稳定。1.5 适当考虑地方需要,使施工便道能与地方交通运输道路结合,可与地方共同修建,将来移交地方长期使用.1.6 各洞硬化后的便道顶标高与隧道水沟底标高齐平。2、设计、施工技术标准2。1 施工便道采纳交通部四级公路的工程技术标准,行车道主要为单车道,洞地段及视线不良地段为双车道。设计时速 20km/h,满足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4 辆以下的要求(大型货车的折算系数为 2,加长车和拖挂车的折算系数为 3)。2。2 路面标准:便道路面以砂石路面为主,可采纳级配碎(砾)石路面,泥结碎(砾)石路面,水结碎石路面、填隙碎石路面及其他粒料路面,便道施工时应根据各段实际地理环境、地形及附近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