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工业集中区消防安全工作的探讨当前国家经济正处于高速进展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在快速进展壮大,随着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开放和大力支持,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三农”政策的出台,农业税收的减免和国家一系列扶植政策的发挥,加上市县、区以及乡镇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使得以乡镇集中居住区为中心的乡镇工业集中区纷纷建立。以江苏苏中地区为例:几乎所有乡镇都不同程度的建立了工业集中区。工业集中区的不断扩大、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为繁荣乡镇经济、扩大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在乡镇工业区快速进展的同时,由于乡镇消防规划建制的不健全,灭火救援体系的不到位,加上入驻企业的消防法制观念淡薄,消防管理混乱,消防保障资金投入的不到位,防范措施得不到落实,导致了其预防和控制火灾的水平水准比较低,诱发火灾及其它灾害事故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大。就如何进一步做好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消防安全工作,使得消防安全防范与其经济进展相协调。作者从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消防安全现状、企业管理现状方面加以分析,并就此作些粗浅看法,以作探讨。 一、乡镇工业集中区消防安全现状 (一)乡镇工业集中区消防规划建制不健全。 建立健全乡镇以及工业集中区的消防规划对完善和实施消防建设,整合乡镇配套功能作用,提高综合抗御火灾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随着乡镇工业集中区的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强化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消防规划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一些乡镇没有建立消防规划,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有项目就引进来,划一块地就开始建设,不区分生产、储存性质,导致缺乏明显的功能分区,各生产性质相互影响的工业缺乏必要的消防隔离带,甚至还有“多合一”建筑的存在,留下了大量的消防隐患。有的乡镇虽然已经编制消防规划,但仅停留在文字上,不能够严格根据规划要求,规划工业集中区的建设。 (二)乡镇工业集中区灭火救援体系不健全。 消防救援体系的建立是乡镇经济得以顺利进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国家关于消防站的保护面积是 4-7 平方公里,然而,消防站的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的进展,绝大部分乡镇工业集中区没有建立专职消防队,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只有等待设在县市的公安消防队的救援,远水难以救近火。有的乡镇虽然成立了消防联防队,仅是消防摩托车、手抬泵,其装备远远不能满足扑救一般工业厂房火灾的需要。 (三)乡镇工业集中区公共消防设施设置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