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4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2古诗三首 教案

24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2古诗三首 教案_第1页
1/10
24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2古诗三首 教案_第2页
2/10
24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2古诗三首 教案_第3页
3/10
第四单元·家国情怀 12 古诗三首【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语言应用: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感悟、表现诗歌意境。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背通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审美创造: 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教学目标】1.认识“乃、熏”等 5 个生字,会写“祭、乃”等 8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情景任务】同学们,面对山河破碎,无数碧血丹心的华夏儿女用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志撑起了民族的脊梁,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探寻古代诗人的赤子之心。【教学过程】任务二:穿越时空,寻赤子之心活动一:穿越回宋代1.视频播放《清明上河图》的电子动态图。我们来欣赏一幅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在 2010 年中国世博会时,它被人们用现代科技手法制成了巨幅电子动画图陈列在中国馆内。2.出示本单元日积月累的一组词语,提问:欣赏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你会从中选什么词语来形容呢?太平盛世 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政通人和 人寿年丰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3.这个繁荣昌盛的城市便是北宋时期的京城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从公元 960 年到公元 1126 年的 100 多年间,人们都过着太平、富足、安康的日子。但这一切从金兵破城而入的那天起,就不复存在了。靖康二年 (公元 1126 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中原的半壁江山被金人占领,北宋灭亡。这段历史也被宋人称之为“靖康之耻”。4.出示靖康之耻视频。5.引导学生想想当时的社会状况,同时穿插学习出示本单元“日积月累”的另一组词语。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流离失所 生灵涂炭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 6.导入:公元 1210 年,已是 85 岁高龄的诗人陆游,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临终之际,他独独为一件事而不瞑目,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己的临终遗言。现在,就让我们先走进《古诗三首》中的《示儿》,看看他的遗言。(板书课题和诗题)活动二:学习《示儿》,揭秘“放翁”临终心愿(一)解读课题,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读出节奏。(1)请大家自由读这首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停顿。(2)指名读古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4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2古诗三首 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