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安全管理难点及对策供电所作为县级供电企业的分支营业机构,承担着管辖区域内用电客户的报装接电、抄表收费、营销管理、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等工作,地位举足轻重,各供电所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同网同价"中取消了"村电工"、组织机构定编定员、抄收到户、维护到人后,随着农村电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直接抄收用户的不断增多,24小时承诺服务责任的加大,因而给供电所安全管理带来新的压力,难度更大,责任更重。笔者就供电所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和难点及对策进行探讨。一、存在的难点和问题1、点多面广难度大。 供电网络遍布乡镇各村、组及农户,地域广,分散性强,有的地方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线路及设备维护面广、难度大。往往步行几里路,抄收的用电户才几户或十几户,用电量只有数十千瓦时,而维护的线路及设备资产达几十万元,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范围加大。2、隐患缺陷多杂、频繁。 由于农网面广、点多,因施工操作、不可抗力(雷击、狂风、暴雨、泥石流等)因素、设备质量诸多原因,农网的隐患缺陷多而杂,因而,线路、设备的维护工作任务繁重,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难度加大。3、用电安全意识淡薄,网络毁损现象严重。 农村安全用电宣传不够,安全用电意识淡薄,造成意外损害或死亡事故时有发生,加之盗窃性、毁损性、工程建设性破坏电力设施等违法行为,私拉滥接、违章建筑、交叉和双(多)、备用电源等违章行为,威胁着农网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进而直接威胁和影响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4、组织措施落实不力。 往往在供电岗位上工作时间越长,《电业安全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的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落实越不力,许多同志嫌手续琐碎繁杂,凭借自己多年工作经验人为简化手续,"两票三制"、"标准化作业程序"、"危险点分析"等规程法律规范在供电所推动难度大。5、习惯性、懒惰性、逞能性违章屡见不鲜。 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尤其是许多老员工,凭工作经验办事,对安全法律规范管理、严格"票证"不理解、不配合,对安全生产十分不利。遇到紧急抢修或临时任务,拿上安全帽就跑,不习惯换衣换鞋,依旧约时停送电;尤其是装表换表,认为问题不大,离配变又远,还得爬上爬下,惰得去停电,直接带电操作;更有的老师傅们在上门优质服务中,经不住客户口中“老电工”一称呼,就忘乎所以,真正的是老电工“不怕嘛,”逞能带电作业,给安全生产带来直接影响。二、应实行的对策1、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安全责任、维护管理毫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