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控制管理体系构建实施方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经济环境,在客观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和规划,逐步从经营结果(利润预算)扩大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进而延伸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为了贯彻公司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的科学管理思想,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公司决定构建和实施全面预算控制管理体系。所谓“全面预算”就是将企业生产经营领域各项预算统一于总预算体系,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期间的经营思想、经营目标和经营决策的财务过程和经济责任约束依据。通过对企业各部门、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全面控制和绩效考核,从而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实现既定经营目标。通过全面预算控制管理体系的构建,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有效带动企业基础工作和综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一、全面预算管理方针及原则1、全面预算必须围绕企业的战略要求和进展规划,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以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以现金流量为核心进行编制。2、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实行总量平衡,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坚持积极稳健原则,确保以销定产,以收定支,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坚持权责对等原则,确保切实可行,围绕经营战略实施。3、全面预算构成:财务预算、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筹资预算共同构成。4、全面预算以定额为基础,实行分级归口管理。集团公司同步实施,由母公司统一组织。5、企业全面预算按年度编制,按季度和月度分解落实。二、预算管理组织机构1、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总经理为委员会主任,负责统一指挥、调度、协调各职能部门工作,解决预算中资源分配矛盾,协调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预算委员会成员单位:计财处、技术中心、企业管理处、安全生产处、劳培处、工程管理处、机动处、原料处、运销处、材料处、金属物资管理处等管理部门和各二级生产单位。2、成立预算办公室,机构设在计划财务处,主要职责:在预算委员会主任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预算编制、审查、汇总、调整、上报、下达、分析、报告、考核等工作,协调各预算成员单位在预算方面的日常工作,跟踪监督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及建议;工作人员由日常工作人员(计财处)和兼职人员(其他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