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晋升农艺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晋升农艺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 1我 19_年 12 月 26 日生于__,女,汉族。学历为大学本科,现为高级农艺师,中共正式党员,1965 年 7 月毕业于—农林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本人简历:一在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予备班学员(参加省委“四清”工作队到楚雄州农村锻炼)。一在省军管会“”调研组工作;一在__地区化肥厂工作(搞农肥试验)。1972 年 8 月调—地区农科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油菜科研、推广工作。本人在科研及推广工作上的突出贡献是:在—地区及—省优质油菜(主要包括低芥酸油菜“818”和双低油菜“841” )的引进试种,推广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的试验讨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在科学价值上填补了我区和—省优质油菜的空白,这是我省油菜品种的一次变革。同时,由于高产栽培技术的讨论,无论是低芥酸油菜“818”还是“841”,都从栽培理论到栽培实践,探究出了一套适应—地区各县的栽培制度、生产条件的法律规范化栽培技术。这套技术目前已辐射到全省,基本上解决了目前国内尚未解决的油菜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使—地区的油菜品种不仅单低化(低芥酸化)进而还实现了双低化(低芥酸、低芥葡萄糖硫甘)。随着优质油菜品种的推广,我区油菜单产逐年上升,1991 年全区油菜平均单产 177 千克,创历史最高年,居全省之首。目前,—地区是—省优质油菜推广面积最大,油菜单产最高的地区。__地区单产千克,双低优质油菜单产如此之高,在全国也是少有的。从 1981 年低芥酸油菜“818”引种试种成功到 1986 年双低油菜品种“841”引种成功,经各县协同,多点试验、示范、逐步扩大示范推广,截至 1991 年止,“818”在—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 3120 亩,按1980 年生产资料不变价格计算,经济效益共达万元;双低种“841”累计推广 840 亩,创经济效益万元。两个品种合计创经济效益万元,接近壹千万元。这一统计结果是 1991 年底,全省地州农科所估算得出的一致结论,评估资料现存地区农科所资料室。推广优质油菜,提高油菜品质,对增进人体健康,社会效益明显。特别是双低油菜,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优质油菜,还由于油枯中所含芥葡萄糖甘低于千分之三,可直接用于饲料,对菜籽综合利用,促进畜牧业进展,提高油菜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都具有深远意义。我自己的以上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低芥酸油菜“818”引种示范推广》课题获 1986 年—省人民政府三等奖(本人是第二完成人)‘双低’甘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