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科专业培育方案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贯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25 年)和《关 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依据《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5-2025 年)》,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题, 深化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从我校办学的实际情况 和教学改革现状出发,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位一体协调进展与综合提 高,把转变培育观念、更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管理作为修订工作的基本任务。 力求使修订后的培育方案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更符合高层次复合型人 才的培育要求。二、基本原则1. 坚持“侨校+名校”的进展战略,坚持“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 学宗旨和“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根据“重视基础、拓宽专业、 增强能力、提高素养”的培育要求,积极稳妥的实施分类培育,因材施教。 融入通识教育理念,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艺 术修养、创新能力,培育“国际化、创新型、重实践、有担当”的高素养专门 人才。各院系在学校推动学分制管理的总体思想指导下,根据“宽径、厚基 础、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在实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教育认证、 卓越人才培育、IEET 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的实施,根据各学科进展的特点和 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育的目标,对原有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进行相应调 整。2. 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对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 促进学生全面进展。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育全过程,面对全体大学生开设 创新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 学分管理。构建完整、系统、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推动教学、 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3. 重视培育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进展,培育学生的自主 选择能力。转变课程体系中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使学生成为教学的参加者、 知识的探究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育方案在学分结构 和课程设置上力求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可能。4.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课程设置应适应学科、专业在全球的进展趋势,积极 开设全英(双语)课程,以满足专业国际认证、国际联合培育等方面的需要,进 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