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重大关键技术讨论 推动安全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科技强安”战略,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增强了安全生产重大关键技术讨论的针对性及适用性,在重点行业领域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吴宗之认为,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仍旧存在科学技术对安全生产的贡献率较低、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生产科技开放度不高等问题,应该积极利用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暨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等平台,加强沟通合作,推动安全科技创新。 近几年以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讨论院院长吴宗之带领其项目团队在全国大力推广“化工园区风险评价与安全规划技术方法”技术成果。 据悉,“化工园区风险评价与安全规划技术方法”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对化工园区区域风险评价与安全规划技术的应用,可解决化工园区从选址、外部安全距离、项目布局到功能区划分、危化品运输风险、区域安全容量合理性、应急能力等方面面临的安全问题。 吴宗之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落实“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进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进展战略”的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大力实施“科技强安”战略,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增强了安全生产重大关键技术讨论的针对性及适用性,为了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国民经济长久健康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在安全生产科学讨论基础条件建设,重点行业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成果推广应用,企业示范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转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以现实需求为引导 推动重大关键技术讨论 “安全生产是一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事业,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是保障安全生产、促进安全进展的驱动力量。”吴宗之这样理解“科技强安”,“安全科技不仅体现在生产工艺、设备上,还与人的安全知识、安全素养,管理方法和环境安全等一切与生产安全相关的因素紧密联系。” 在吴宗之看来,大力实施“科技强安”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即通过科技手段为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有效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支撑,实现安全生产由主要依靠人盯死守、行政管理的传统管理方式,向法规标准引领、先进技术装备支撑、安全科技创新驱动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本质安全。 据吴宗之介绍,安全生产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