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出现感染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应急处置预 案为提高医疗机构院内感染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 防控及处置能力,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有 效控制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暴发、流行、快速切断传染源、传播 途径,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一、建立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小组(一)各级各类医院应当建立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 小组,明确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下设医疗救治管理、消毒 隔离、后勤保障小组。(二)明确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小组及下设小组在 应急处置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反应快速,处置适当, 管理法律规范。(三)各级各类医院应当建立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 小组牵头负责、多部门协作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监测、 报告与处理工作机制,确保实施监测的人员、设施和经费到位。二、应急处置措施(一)启动。临床科室在诊疗过程中发现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疑 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包括患者及本院工作人员。(二)报告。1.临床科室立即上报科室主任,由科室主任在 1 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调查。初步核实后立即向医务部门报告。3. 医务部门应立即向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报告。4. 组长应在 2 小时内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及专家对事件进行调 查、确认,并对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证实出现疫情病例时,具备 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 报条件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县(区)级疾控机构报告。应同时报 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三)处置。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小组应各司其职, 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在进 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实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 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同时根据调查情况,及时调整控制措施。1. 非定点救治医院应尽快将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法律规范转运至 定点救治医院。2. 查找传染源。3. 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4. 针对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消毒隔离小组制定并组织 落实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对被污染环境实行正确有效的消毒处 置措施。5.积极协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组织现场流行病学 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实行、病原学检查、消毒等 工作。6.后勤保障小组要提供必要的经费、物资等保障,做好安全后 勤保障工作,督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