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对制度1、临床、护理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者进行治疗时,应查对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二注意”:取药后查;服药、注射前查;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注意有无过敏史,注意用药后反应;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4)给药前,注意问询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5)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等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反应,保证安全。2、手术室:1)接病员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3)凡进行体腔或者深部组织手术,器械护士须会同巡回护士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并予记录。3、药房: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和配伍禁忌;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4、放射科:1)检查时,查对科别、姓名、年龄、床号、部位、目的、特别准备、临床诊断;2)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5、供应室: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包裹注射器是否配套、有无破损;2)灭菌时查对温度、压力、时间。灭菌后查灭菌效果、批示剂及有无湿包情况,达到要求方可发出;3)器械敷料消毒毕,查对是否注明日期,并固定位置存放;4)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数量、质量、有无破损及海洋法处理情况;5)收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数量、质量、有无破损及清洁处理情况。6、特检科室: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特别准备;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其他科室查对按上述要求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