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工作质量管理制度一、影像(放射)科工作质量管理第一责任者是科主任。二、诊断工作质量管理内容:1.诊断工作人员应通晓本专业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明确岗位责任,诊疗工作质量管理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具体监管。2.每天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带领对常规 X 线、CT、MR、介入重点疑难病例进行综合读片。3.造影、CT、MR 检查应按操作规程进行,注意放射防护、灭菌消毒,严防意外事故发生。4.24 小时内发出报告:书写报告字迹清楚,各项内容填写准确,影像所见描述简明确切,诊断结论应密切结合临床,务求客观和确切,符合法律规范要求,报告需经主治医师以上复签方可发出。三、X 线诊断报告书写法律规范要求X 线诊断报告是临床诊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记录和总结,它能对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书写报告法律规范化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本专业管理水平具有促进作用。1.一张质量较好的 X 线片能客观确切地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2.书写报告要求如实地描写照片上的 X 线表现,并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提出比较客观的诊断意见。3.书写报告要字迹清楚,其顺序如下:(1)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房及床号、X 线号、检查及报告日期等,均应一一填写。(2)检查项目及名称:①投照部位(左或右)、投照位置(正位或侧位),以及片序。如一号片全胸,后前位;又如第二号片左膝关节,前后位及侧位等。片序是指同一病人总的张数连续编号,与封套一致。②特别检查要写检查的名称、造影剂的名称,剂量及造影方式均应写清楚。如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应写明注入造影剂后分别摄片的时间,分层摄影需写明体层部位投照方式,各层面的距离,便于复查时与同一层面摄片比较。(3)报告描写部分要如实反映片上 X 线表现,要求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术语准确明了,阳性 X 线征象(尤其是特征性)描写尽可能详细,说明病灶发生的部位、形状、大小(有时还应用测量数字表明)、病灶的边缘、密度、病灶与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关系,具有鉴别诊断征象虽阴性也需提及。曾在本院(五年内)或外院摄过片的应索取老片子,系统复习比较。(4)结论或印象。对各种疾病的检查,应尽可能作出结论,以有利于临床治疗上参考,若有困难时,应对 X 线表现作详细描述。同一张片上可能有两种以上的疾病时,应根据主次写明,不得遗漏。一般结论可按下列方式书写:① X 线征象及临床资料均符合某种疾病时,可以写出诊断意见,如某部位骨折、慢性胃溃疡等。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