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医疗抢救管理制度1.目的:保证医院内如有人员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情况,能立即获得专业医务人员最快速有效的急救。2.范围医院科室/部门、员工、医学学员、患者、来访者3.定义:无。4.内容:4・1 院内急救团队组成及负责人:由负责各急救责任区域的紧急医疗抢救小组组成,院内急救团队的组织与运行由分管医疗院长负责。4.2 紧急医疗抢救培训:教育科每年与临床培训中心共同组织高级(ACLS、APLS )及基础心肺复苏(BLS )急救培训及资质考核。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呼吸科、ICU 听班医师及主班护士均需通过 ACLS 考核并获得 ACLS 证书。4.2..2 临床听班医师及主班护士均需通过 APLS 考核并获得APLS 证书。4.3 紧急医疗抢救小组运行机制:采纳 24 小时值班,岗位负责及急救责任区域负责制。4.4 紧急医疗抢救小组组成责任区域划分(紧急医疗救护责任区域为除重症医学科、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心脏监护病房、急诊科、手术室以外的区域):4.4. 1 第一小组:NICU 医护人员。责任区域:A 楼儿内科区域。第二小组:CCU 医护人员。责任区域:A 楼儿外科区域。第三小组:麻醉科和 PICU 医护人员。责任区域:B 楼病房区域。第四小组:门诊部成立急救小组,负责院区内楼宇外区域、花园、及地上停车场。第五小组:急诊科医护人员。责任区域:门诊区域、行政区域及地下停车场。第六小组:感染科急诊医护人员,责任区域:感染楼。4.5 院内紧急医疗抢救系统:紧急医疗抢救专线:68661290 (内线:81290),院内建立广播系统。电话及广播要求:医院总机人员应确保应急专线 81290 通畅,响铃 3 次内必须接起电话,1 分钟内在责任区域播放应急广播,播放内容为“xx 楼 xx 层 xx 病区/xx 区域,81290”。应答要求:紧急医疗抢救小组成员听到广播后,5分钟内到达现场并辅助提供高级生命支持。4.6 运行流程:发生紧急情况的第一位医院员工为紧急医疗抢救的责任人,应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抢救。如医护人员评估不需要启动全院急救紧急呼叫时,现场医护人员负责抢救,必要时可根据《早期病情识别制度》请应急反应小组或相关科室协助。如医护人员评估需要启动全院急救紧急呼叫时,立即拨打内线电话 81290 或外线电话 68661290,电话内容为:(楼号+楼层+病区或部门、公共区域+xx 事件),并立即实施初级生命支持。在医疗区域发生需紧急抢救的情况,应尽快向所在病区的科主任及护士长汇报。同一楼层其他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