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一般常规一、麻醉前准备工作1. 各种麻醉器械和仪器应加强保管和维修,并放在固定的地点,便于随时取用。常常检查药物的储存数量、质量及保管情况,剧毒药和成瘾药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执行严格领用制度。2. 麻醉科应有一套完整的急救设备,包括各种急救药物、气管内插管用具、人工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起搏器和各种监护仪。常常检查急救物品和外出急救箱的准备情况以备用。3. 术前应将气管导管、喉镜、氧气、麻醉机、吸引器等准备妥当,并检查是否合用,碱石灰是否失效,消毒穿刺包是否过期,药品的质量是否可靠。4. 麻醉中如测中心静脉压、动脉内直接测压、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嵌入压及心排血量,应将有关仪器准备好。5. 实施麻醉前应核对病人姓名、手术部位、并检查术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二、术前访视和术前讨论1.术前访视:包括阅读病历,了解病人的全面情况,着重了解以往手术史、麻醉史和术前准备情况,并作必要的检查,同时了解病人对本次手术和麻醉有何顾虑、意见和要求,作必要的解释工作。根据病人的合作程度和手术方式,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方法,必要时对术前准备提出补充意见。2.术前讨论:对危重、疑难或新开展手术的病例,麻醉科应进行讨论,必要时麻醉医师参加病房术前讨论,提出麻醉方案,包括麻醉准备,麻醉方法和药物选择,麻醉人员的安排,并发症及意外的防治措施。三、麻醉期间的观察和处理1. 麻醉期间的观察和处理应包括麻醉的操作,麻醉情况的观察,对病人的监测,掌握术中输血输液和根据麻醉与病情的需要实行适当的措施。2. 麻醉中的监测一般包括脉搏(或心率)、血压、呼吸,根据病情需要可监测体温、心电图、尿量、中心静脉压,必要时监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入压、心排血量和测定血液pH、PO2、PCO2 及血清电解质情况。3. 麻醉期间应密切观察和记录病人的主要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一般 5 分种测一次,在麻醉平稳后每 15 分种测量和记录一次,必要时随时测量并作记录。4. 麻醉期间麻醉医师应坚守本职,发现重大病情变化时应通知手术医师,必要时报告上级医师,及时处理。四、麻醉记录1. 凡施行麻醉必须填写麻醉记录单。2. 麻醉记录单须由麻醉者于麻醉前按规定逐条填写,以便核对病人和掌握整个手术麻醉过程的病情变化。3.填写麻醉记录的要求:记录要如实、详细、字迹清楚、不能涂改。(1 )麻醉前应记录:① 主要病史与体查、检验结果及各种特别检查中的重要情况;术前的特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