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一、划分作业活动1、作业活动划分程度的把握: 一个工程通常有多种作业活动,对作业活动划分的总要求是:所划分出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包含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2、可考虑按作业类别和工作系统层次分解的方法划分作业活动,一般来说: (1)按作业任务分(备料作业、加工作业、采购作业、设备维修作业等); (2)按作业流程分(如工艺流程图); (3)按作业性质分(如高空作业、电器作业等): (4)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3、对于每项作业活动,在进行危害辨识前要收集如下作业活动信息(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任务:所执行的任务的期限、人员、该任务实施的频率; (2)设备: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 (3)物料: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其物理形态(烟气、蒸气、液体、粉末、固体)和化学性质;可能要搬运的物料的尺寸、形状、重量、表面特征;用手移动的距离和高度; (4) 能力: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的任务培训; (5) 程序:作业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包括特种作业任务的执证上岗程序; (6) 数据:作业活动及作业环境监测数据; (7) 事故:发生过的与该作业活动有关的事故经历。 二、危害辨识1、危害辨识方法 采纳工作安全分析法和基本分析法相结合进行危害辨识: a.对每个作业步骤,辨识出与此步骤有关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动,然后将各步骤中的危害汇总。 b.将整个作业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辨识出与此作业活动有关的作业环境的缺陷和安全健康管理上的缺陷。 c.将上述辨识出的危害汇总,汇总中合并同类项。 进行危害辨识时,还可参考《企业员工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2、危害辨识充分性的确认 a. 辨识的结果确已覆盖了所有已发生过的事故的原因; b. 辨识的结果确已覆盖了所有违反法律、法规、标准的现象。 为此,要把所有本单位发生过的事故的原因清楚的排列出,把与本单位有关的安全健康方面的安规(其中尤其是关于机械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暴露的有关规定,如粉尘浓度、噪声等级、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机械安全防护、高处作业的防护栏杆、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等等)清楚的排列出,与辨识的结果进行对比,检查一下:是否还有事故的原因和违反安全健康法规、标准、规定的现象在辨识的结果中没有被包括。 三、风险评价 对辨识出的每项危害,都应进行风险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