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和应急管理制度[ag]171 目的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法律规范公司应急救援管理。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危险源辨识与控制,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及其管理。名词解释危险源 hazard。可能导致人身损害和(或)职业病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4 危险源管理及职责4.1 各部门、车间应在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形成危险源辨识文件。4.2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包括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基础设备设施和材料 , 过 程 、 装 置 、 运 行 程 序 和 工 作 的 设 计 , 以 及 所 有 行 政 管 辖 区 域 。 应不同层面的从业人员参加辨识各类危险源。公 司 安 全 管 理 部 门 应 对 各 部 门 、 生 产 车 间 辨 识 的 危 险 源 进 行 系 统 地 风 险评价,依据风险评价结果,进行风险的确认、风险分级和制定监控措施最后形成公司关于危险源的监控管理文件。4.4 凡依据国家有关标准,经辨识后属于重大危险源的,应严格根据国家法定程序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备案。4.5 对重大危险源的项目,从指定专人、明确责任、监控设施与技术手段、危险评估等各方面,应严格根据国家规定进行监控和管理,不得违反。公 司 对 危 险 源 及 其 风 险 应 进 行 分 级 管 理 , 风 险 评 估 每 年 一 次 评 审 , 以 实现对危险源有效的控制管理。公 司 各 部 门 、 车 间 应 根 据 危 险 源 辨 识 与 风 险 评 估 结 果 , 制 定 相 应 的 控 制措施。危险源控制措施的确定,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消除;一替代;一工程控制措施;一一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一个体防护。公 司 安 全 生 产 委 员 会 应 定 期 对 危 险 源 辨 识 与 风 险 评 估 和 确 定 的 控 制 措 施进行评审和更新,保存记录,并建立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档案和管理台账,并将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人员(包括受其影响的相关方)。4.9 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档案,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存档妥善保管。5 应急救援管理及主要内容5.1 应急管理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