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_第1页
1/11
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_第2页
2/11
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_第3页
3/11
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程序用来识别全厂在生产过程当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危险源,以便判定哪些危险源对职业健康安全具备或可能具备重大影响。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厂各单位危险源点的定点、分级及控制管理。2. 相关文件和术语2.1 相关文件2.1.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危险源控制点管理办法》2.2 术语2.2.1 危险辩识分析:对作业场所中存在的物的不安全因素,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分析方法对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故以及事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描述。预知一旦失控可能产生的危害和 损害程度。2.2.2 危险源:可能导致损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2.2.3 定点:根据危险因素辩识分析可能产生的危害和损害程度,确定是否设立危险源点。2.2.4 分级:根据已确定设立的危险源点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分级别进行控制管理。2.2.5 撤点:危险因素消除,取消该危险源点。2.2.6 降级:因工艺改善,防护措施水平提高,危险程度降低,相应降低控制级别。3. 职责3.1 厂级主管负责人负责组织全厂的(危害识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定期对全厂的 B 级点进行检查,确定重大及不可容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落实整改措施。3.2 厂安环科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改,负责组织对全厂职业安全健康Ⅰ、Ⅱ级风险(危险源)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危险源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识别出的所有危险源制订控制措施,纳入岗位安全规程中,并制定应急预案。3.3 各部门根据本程序的有关规定,识别、评价本部门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危险源,参加厂组织的危险辩识活动,并在本部门职权范围以内组织实施。3.4 各车间负责组织贯彻落实该程序,对本车间新投产项目,根据相关规定及时组织进行危险辩识分析工作, 熟悉本车间危险源点分布情况,定期对车间 B、C 级点进行检查。4. 活动描述4.1 危险源识别是组织对岗位人员活动范围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并进行汇总。4.2 危险源识别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过程,若新的法律法规要求、工艺更新及原材料替代、相关方的要求、外审及内审中发现未被识别的危险源或事故的发生及时进行危险源识别。4.3 危险源点定点与分级4.3.1 定点:根据危险因素辩识分析可能产生的危害和损害程度,确定是否设立危险源点;4.3.2 分级:根据已确定设立的危险源点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依据以下原则分三个级别进行控制管理:A 级:可能造成多人伤亡或引发火灾、爆炸、设备及厂房设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