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一中老师备课管理制度县一中老师备课管理制度备好每一节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 到位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上课以及其它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 果,因此学校非常重视老师的备课,将其放在教学环节管理 的首要位置,特制定如下管理一、面对全体老师提出备课要求。(一)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要达到的教学目 标。注:重点有解决方法,难点有突破手段。(二)钻研教材,即备教材。老师要仔细钻研教材和 教学大纲,探究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新模式,狠抓学生基 础知识学习和学科基本素养的培育,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 创新意识为主线,有目的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三)吃透教材,根据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 备课。学生是老师教学的终级目标,因此必须以人为本,因 材施教,面对全体学生,制定自己的、教学目的、任务及要 求。(四)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力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鼓舞老师主动思考,勇于创新, 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五)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努力探究常规传统教学 和多媒体教学新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要求老师必须准备“三件”:电子课件、备课笔记和教案。(六)制定三种教学1、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2、单元教学3、课时即教案(1)、对教案撰写,端正思想,高度重视。(2)、切合对象,坚持“六性”,即:科学性,主体 性,教育性,创新性,全面性,互动性。(3)、试讲后逐渐完善,自查,自照。二、建立老师备课的评价制度。(一)对备课不仔细,不法律规范甚至不备课的老师,进 行教育,不听劝告或屡教不改者,给予批判或通报惩处,并 与当年评优晋级挂钩。(二)每学期优秀教案展览。对备课仔细,制作出高 质量电子课件、教案和备课笔记的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并 作为聘任、评优和职称评定的参考依据。(三)教案内容要完整。应有“基本教材和参考书”、 “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基本内容”、“进度安排”、“教学方法”、“作业”和“课后总结”等重要内容,如 内容不完整,则视为不合格的教案,并给予适当处理。(四)每学期对老师教案检查 2 次,按 A、B、C 三等 确定等级。三个等级所占比例分别占 30%、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