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绩效评估 [摘 要]通过对广西在 1988—2025 年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估讨论的情况概述,包括发文数量、主题分布、各系统图书馆发文比较等,对广西在图书馆绩效评估方面所关注的焦点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化剖析。 [关键词]图书馆;绩效评估;广西 图书馆绩效评估从 20 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始进展至今,由于受到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影响,一直是业界人士关注的热门议题,这由其纷杂多样且不断创新的表述可见一斑。而“绩效评估”一词是直至20 世纪 80 年代因美国政府及公共事务机构采纳才得到通行的,我国则是直至 21 世纪中国国家图书馆对《国家图书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讨论与制定,才真正引入了“图书馆绩效评估”的概念。 1 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估进展历程 随着美国图书馆协会《公共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估》第二版的出版、美国大学及讨论图书馆协会《评估学术图书馆绩效标准》的制定,特别是 1998 年 4 月 1 日国际标准化组织《信息与文献工作——图书馆绩效指标》(IS011620)的颁布,为世界各国制订图书馆绩效评估的具体指标提供了统一的指导,大大推动了图书馆绩效评估在各国的实施。我国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就开始了图书馆工作评估实践。1983—1985 年,中国科学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上海、兰州文献情报中心的进展方向、工作任务、学术活动和人才培育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学术评议。1985 年 5 月27 日中共中央下达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讨论和实践活动。1991 年由国家教委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大纲》、《关于指标体系大纲的说明》和《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意见》,比较完整地对评估的内容、级别和评估的组织领导和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展开了全面的评估工作。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评估工作已纳入每 5 年一轮的学校整体评价之中,其标准要求是2025 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由文化部组织领导的公共图书馆评估活动是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活跃起来的。1992 年 12 月文化部在广西柳州召开的全国公共图书馆工作会议对图书馆评估工作进行了部署,并于 1993 年在部分省、市、自治区图书馆进行试点。1994 年 3 月 7 日文化部下发了《关于在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相应的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开始了省、地、县三级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工作,1998 年和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