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回填压实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超厚回填① 现象路基填方、沟槽回填土,不按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严重者,用推土机一次将沟柏填平。② 危害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如是道路,将造成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如是管道,其胸腔部位便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使胸腔部位的土压力小于管顶土压力和地面荷载,可能造成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③ 原因分析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对上述危害不了解或认识不足。技术交底不清或质量控制措施不力。施工者有意偷工不顾后果。④ 治理方法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入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要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超过有关规定。严格操作要求,严格质量管理;惩戒有意偷工者。2、倾斜碾压① 现象在填筑段内随高就低,使碾轮爬坡碾压。② 原因分析在填筑段那未将底层整平,即进行填筑,或在沟槽内填筑高度不一,使碾轮在有纵坡的状态下碾压。③ 危害碾轮压实重力产生分力损失,在纵坡上使碾轮重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就越大。④治理方法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纳水平分层方法填筑。路基地面的横坡或纵坡陡于 1:5 时应作成台阶。回填沟槽分段填时,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台阶高等于压实厚度,台阶宽不小于 1m。3、挟带大块回填① 现象在填土中带有大砖块、大石块、大混凝土块、大硬土块。② 危害填土中挟带块状物,阻碍土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沉陷。③ 原因分析不了解较大块状物掺入土中对夯实的不利影响。不愿多运弃土方和杂物。或交底不明确,或控制不严格。④ 治理方法在回填土交底中要向操作者讲明带块状物回填的危害,使操作者能自觉遵守。要严格管理,对填土中的大砖块、大石块、大混凝土块要取出,对大于 10cm 的硬土块打碎或取出。4 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的回填① 现象在填土中含有树根、木块、杂草或有机垃圾等杂物,或过湿土。② 原因分析路基填土中不能含有机物质,本是最基本常识,主要是施工操作者技术素养过低,管理者控制不严。取土土源含水量过大;或备土遇雨,造成土的过湿,又不加处理直接使用。③ 危害有机物的腐烂会形成土体内的空洞。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的过湿土,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都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便路面结构变形。④ 治理方法属于填土路基,在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