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下”字句法结构及语义语用分析 [摘要]“下”字是现代汉语中用于表达空间位置关系的方位词,其使用频率极高。文章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下”字的句法结构特征,并归纳出“下”字的三种词类,即量词、方位名词和动词,在此基础上讨论“下”字的语义语用规律。 [关键词]下;语料库;语义语用;特征 一、“下”作量词的结构特征及语义语用分析 “下”作为量词绝大部分是“下”用在“数词、几、两”等的前面,其词义比较明确,要么表示次数,要么表示本领,但是有一种较特别,数词“一”跟“下”的固定组合用在动词前面,其语义比较模糊。 (一)数词、几、两+下 在“数词、几、两+下”结构中,“下”作量词,有的表示动作的次数,有的表示本领,例如: (1)人们选择砂锅时,往往用小棍轻轻敲几下,推断砂锅是否有裂纹。(表次数) (2)指挥在北满的民主联军进行三下江南(指第二松花江以南)战役。(表次数) (3)后来就考呢,一下就考上太医了,考上太医就是给这个皇帝看病了。(表次数) (4)真的没想到,那小子还会几下呢。(表本领) (5)这小玩意,我也会两下,不光是他会!(表本领) (二)V+一下 在“v+一下”结构中,“下”是一个辖域模糊的量词,“一下”是数量词,结构“V+一下”表示做一次或试着做做,例如: (6)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 (7)宋仁宗正想整顿一下开封的秩序,才把包拯调任开封府知府。 (8)再来做一个实验:将一把银光闪闪的小刀,放在水中浸一下,再放在火上烤。 (9)你拿这个去好好讨论一下。 (10)假如能去美国拿一下 MBA,再回家干事,那更是前途无量。 通过对语料库的归纳发现,适合“V+一下”结构中“V”的动词还有如下一些: 转称看挨查刺打点翻碰望想问想笑议论碰拼敲谈烫蘸眨改变观察坚持先读应付回顾调和缓和察看概括处理操练商量整理议论扫视沉思考虑说明申明委屈澄清欣赏介绍请示思索传授反思放松告诉惩处试探打听张望重温分析休息漂洗松懈测量执行提醒试验注意回忆协商应用休整通报准备试探接触进行商量 二、“下”作方位名词的结构特征及语义语用分析 “下”作方位名词,其句法结构和语义语用特征十分复杂,它可以单独在句中作主语,既可跟表示方位的名词组合,也可跟器官名词组合;既可跟介词“以”组合,又可跟数词组合;既可用在动词前面,也可用在动词后面;既可在名词前,也可在名词后面。因此,“下”作方位名词时,其句法结构组合和在句中的位置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