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探查+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二)诊断依据。根据《妇产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症状:月经不规律、异常子宫出血、或者无症状。辅助检查:超声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法律规范-妇产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1. 符合手术适应症。2. 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2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适应证。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别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入院前检查)。1. 血常规、尿妊娠试验;2. 血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3.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 妇科超声,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心电图。(七)治疗方案。1. 药物:米索前列醇片 0.4mg 塞阴(夜间 22:)。2. 中医护理:中药熏洗(泡脚),促进睡眠。3. 手术治疗。(1)麻醉方式:静脉麻醉。(2)手术方式:宫腔镜探查+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等。(4)输血:必要时。4•术后恢复治疗。(1)术后监护:鼻导管吸氧 2 小时、心电监护 2 小时、指脉氧监测 2 小时(2)术后药物:① 中成药:止血:保宫止血颗粒 1 包服一天三次;云南白药胶囊 0.5g 服。一天三次清热解毒消炎:妇乐片:5 片服一天两次;妇炎舒胶囊:5 片服一天三次② 中药内治法:根据症状分以下两种证型。瘕病一气滞血瘀证中药予行气化瘀,活血消,兼清热利湿,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药如下:砂仁 9g 桂枝 9g 桃仁 9g 红花 6g牡丹皮 9g 赤芍 12g 当归 12g 茯苓 12g薏苡仁 15g 荔枝核 9g 大血藤 15g 败酱草 15g茵陈 12g 夏枯草 15g 炙黄芪 15g 山药 15g枳壳 9g 陈皮 9g方中桂枝温通经脉,牧丹皮、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大血藤行气活血化瘀,荔枝核、夏枯草消散结,茯苓、意苡仁、山药、黄芪、陈皮健脾、利湿,败酱草、茵陈清热利湿,全方共用,达行气活血,化瘀消,兼清热利湿之效。月经过多病/经期延长病-气虚证中药治予以补气摄血、固冲止血治疗,拟方举元煎加减,方药如下:党参 20g 黄芪 20g白术 15g升麻 10g山药 15g 续断 15g女贞子 15g墨旱莲 15g苎麻根 30g 当归 15g艾叶炭 10g炒杜仲 15g白花蛇舌草 20g 地榆炭12g 蒲黄 30g仙鹤草 20g方中党参、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