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措施1.1 食品安全管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分析(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1.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特点:聚集性、非选择性、高风险性。一、是聚集性。即在统一的就餐时间、地点、吃一样的主食、菜。二、是高风险性。正是基于以上两个特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 风险较高,主要是学生只能在一起就餐,只要有一点问题,涉及到的 人数多,社会影响大。(二)对策与建议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制度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组织 是基础,制度是关键。学校食堂的承办者应落实专人负责食品安全管 理工作,建立相应的管理网络,完善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如:进 货查验记录制度、消毒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食品原料采购的“按需、 择优”制度,食品加工的营养和卫生操作规程,餐用具的洗涤、消毒、 保洁要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进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2.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台账食品安全管理台账是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是食品安全管理法律规范 化的重要标志。对每天须登记的台账(如:进货查验记录、消毒记录、 食品留样记录)要及时填写完整,长期坚持。建议采纳电子化的台账 系统,不具备条件的可采纳统一的台账簿。妥善保存进货索证资料, 特别是销售方提供的有效票据(如:发票、电脑小票、收据)或销售 方签字确认的采购单,达到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有利于食品安全溯源 的目的。3. 加强食堂食品安全全程的督查力度食品安全管理层应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的全程检查,做好事中、事 后的食品安全管理。(1)事中食品安全管理。经营过程中,开展食品安全危害分析及风险控制体系,并对比食 品卫生量化分级评分表,查找食品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 整改指导措施,将各种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日常工作实施“五常法” 管理(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法律规范、常自律),及时将检查结 果向员工公示,以利于及时整改到位。(2)事后食品安全管理。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发现异常及时启动溯源调查程序,及时 处理。对于已售出的饭菜如未食用要求全部召回,食用过程中通知停 止食用并注意观察,已食用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人员留院观察或治疗。(3)建立适合的激励配套措施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的约束机制,将日常检查与就餐者满意度测评 相结合,落实考核措施,进行管理效能评估。进一步细化岗位责任制, 确定每个岗位的职责,实行相应的责任追究、激励措施,促使员工改 变长期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和食品加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