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_第1页
1/9
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_第2页
2/9
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_第3页
3/9
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育(6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实施素养过程中,为了提高人才素养,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育至关重要。现结合多年的实践遵循小学生特点及思维品质的进展,谈一谈如何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供商榷。 一、 创设问题情境与重视说的训练,培育思维的自觉性。农村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老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制造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主动地猎取知识.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情趣 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既不是自发的,也不是靠老师下达指令就能激发的,问题才是思维的动力,只有有了恰当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仔细思考,因为疑问能使学生思考从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并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这就产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必须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情境。如教学第一册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9 加几”,例:9+2 运用凑十法,引导学生观察例题的实物图和图解,结合操作活动,“想:9 加 1 得 10,10 加1 得 11”。由 9+2=11 的思路,再引导学生把思路迁移到学习例 2:9+3、9+7。 创设问题情境,还要在一些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适当创设一种“人为障碍”的现象”,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时,我用故事形式把数学题表现出来。在复习旧知后,先向学生讲一件事情:“老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底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假如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的主树杆的直径是多少。然后设问:“同学们,你们也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呢?”经老师这么一问,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气氛。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 2、要重视说的训练,提高思维的自觉性 。小学生好说好动,善于模仿,开口读的记忆方法比默记的效果好,多种感官同时参加学习的效率高。思维的进展和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情况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反过来,由于语言的常常磨练,也促进学生思维的进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