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4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过程意识和经验指向》学习体会期待已久的研修终于开始啦!今日是虞永平教授的讲座《过程意识和经验指向》,我仔细地学习了两遍,讲座中提到“过程意识就是经验意识”、“过程意识就是专业意识”、“将知识还原为行动”、“幼儿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的”、“儿童的学习是通过探究、操作、体验、交往、表达去感受和表现世界及自己的内心,进而获得新的经验。这是最重要的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春风细雨一般滋润着我们幼教人的心田,使我对幼儿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一、对过程意识的理解。过程意识就是经验意识,幼儿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亲身参加、动手操作、探究、体验来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幼儿与环境、与材料、与同伴、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作用。幼儿在“行动”中改造原有经验,提升新经验。过程意识就是经验意识,老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在深化分析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现有经验适时适度地提供材料、与幼儿一同创设环境,运用幼儿喜爱的学习方式获得新经验的过程。老师只有具备了“过程意识”才能真正做到:幼儿在前,老师在后。二、在实际工作中体现过程意识,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一)尊重和了解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基础。“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也是一种过程,是充分认识到幼儿独特的价值的过程,是对幼儿进行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充分解读的过程。尊重和了解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基础。可是我们是否真的做到了呢?我想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尊重幼儿不仅仅是蹲下来和幼儿说话,了解幼儿也不只是听听幼儿在活动中的想法。尊重幼儿就是尊重幼儿的需要,如:春天的时候,我们原来打算带领幼儿画一画幼儿园里的樱花,可是活动的时候小朋友说:“老师,花太高,看不见。”我们是否还会继续组织幼儿绘画?还是根据幼儿的需要,启发幼儿探究用什么方法才能观察到花瓣?生成一次幼儿真正需要的活动。尊重幼儿就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身心进展水平都不同,有的可能高于《指南》的标准,有的可能低于《指南》的标准,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这种差异。同时也要允许幼儿对某一操作、体验和探究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尊重幼儿就是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如:当我们发现班里的某个小朋友每次吃点心的时候都会悄悄地放在口袋里一点,我们是否会急于批判他浪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