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告审美心理中的普世性江伟 131225702025.11.1摘要:本文主要从广告审美的角度入手, 分析了情感诉求类广告中消费者心理的普世性,简述了普世情感在广告审美中的作用及其应用。关键字:广告审美,情感诉求,普遍性,普世性1. 引言不同的产品,其目标市场不同,传播媒体可能不同,广告形式不同,使用的诉求方式也不近相同,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宣传产品、促进购买行为。所以,了解消费者接受心理 , 才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创作出不同特色的广告。消费者的广告审美心理千差万异,但,这些广告审美心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广告中的情感因素也具有通用性。把握这一点,无论形式再变、产品再更换,都可立即抓住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心理共鸣,为产品、品牌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提升消费者的好感度,从而完成广告的目的。在诸多广告普遍性心理中,普世情感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普世情感诉求类的广告,大都是通过给予极强人情味的故事情节或形象等手段传达广告信息,影响消费者的情感和态度,从而软性推销商品的广告。随着消费群体逐渐从理性世界走上感性消费时代,情感更日益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制约其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2. 普世性情感2.1 普世性感情的定义所谓普世,就是被全世界绝大多数人认可的,能兼容并包、超越国家、超越民族、超越时空、更超越政治的一些东西。普世情感,即不同国家、种族的人心中,共同存在的富有人情味的认知、情感及行为意向。这种情感包括了与人友好、家庭和睦、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爱护孩童、同情不幸、追求爱情等等。换句话说,只要广告中包含了普世的情感,任何一个人都能体会到其中的含义 ,引发共鸣,而不会感到纳闷和不解。2.2 中国人的普世情感在我国这个具有几千年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社会中,消费者的个性特征普遍表现为重感情,注重家庭温馨和谐、亲朋友好。人与人之间都很讲究一个“情” 字,情无时无刻不存在人们的生活中,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和选择。 “怀旧”、“孝悌”、“念家”、“关爱”、“同情”等等成为中国消费者重家庭的温馨和谐、重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思维定势 , 并深深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和选择。并且,在中国这个传统儒家观念渗透观念的社会里,“孝悌”、“念家”这些普世情感被看的尤为重要,孝敬父母、赡养老人的家庭观念更是根深蒂固。所以,即便是普世情感,在不同地域也会与其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人文背景等相适应。3. 普世情感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