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第一节 建筑的构造组成1.2 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建筑物的垂直承重构件与支承建筑物的地基直接接触的部分墙或柱:承重或者不承重,起围合作用楼地层:提供使用者在建筑物中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平面,产生荷载饰面装修:美化建筑表面、保护结构构件、提高建筑物理性能楼电梯:建筑物上下楼层之间联系的交通枢纽屋盖:承受由于雨雪或屋面上人所引起的荷载并主要起围护作用门窗:提供交通及通风采光,外墙上的门窗兼有分隔和维护的作用。第二节 建筑物的类型一、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宏观上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二、按建筑的修建量和规模大小: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三、按建筑层数分类: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四、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 耐火极限:指的是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燃烧性能:不燃烧体、燃烧体、难燃烧体第三节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1)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作用力、人为因素、地域气候条件2)使用者需求3)建筑技术条件4)建筑经济因素 恒 载(ex:结构自重) 活荷载(ex:人群、家具、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等) 风荷载:对高层影响大(特别是沿海地区) 地震荷载:破坏力大,应引起重视二、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坚固有用、技术适宜、经济合理、美观大方第四节 建筑模数协调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是尺寸协调的增值单位。所谓尺寸协调是指房屋构配件及其组合的建筑中,与协调尺寸有关的规则,供建筑设计等采纳,其目的是使构件安装吻合并有互换性。基本模数: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的基本尺度单位,用符号M表示。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扩大模数为基本模数的整数倍。分模数为整数除基本模数。模数数列及其应用: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的数值系统,其扩展幅度和数值见表。模数数列根据建筑空间的具体情况拥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建筑物中的所有尺寸,除特别情况外,一般都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1.4.2 几种尺寸及其相互关系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跨度、柱距、层高等)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组合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构造尺寸:是生产、制造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