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二胎对教育影响(2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生育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过去三十多年,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很多家庭成为“独子化”家庭,当二胎潮出现后,养育方式、儿童交往方式,父母陪伴方式和工作方式、给孩子的物质投入以及相关的公共政策等会随之变化。 实行计划生育 30 多年来,独生子女已成为一种常态,而二胎政策放宽后,对独生子女家庭中的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新奇事,而孩子对未知之事没有安全感,便会产生认知异样。日常生活中,父母将生活的压力无意间传递给了孩子,使得孩子误认为正常的人丁添加是对自身资源的剥夺。 独生子女向多子女家庭变化必定带来新的教育需求,特别是群育和自我劳动能力。群育最初应该来自于家庭教育,同样,家庭也是群育最早场所,而独生子女家庭已 经不具备群育的条件。简单讲,群育即人们在群体生活中具有的合伦常的智慧和应对能力。孩子需要一个真真切切的同伴,楼内小伙伴和洋娃娃的假想并不能让孩子 学会分享。虽然学校也是集体氛围,但存在学分排名的竞争,并不是群育的最好场所。儿童的劳动和自我服务,最初受教的地方也应是多子女的家庭。兄弟姐妹之间 会通过争吵、求公道和妥协习得相互照顾,儿童自我劳作、照顾弟妹和家务劳动的能力也在其中获得。 生育是夫妻双方的责任和权利。二胎政策的 开放给年轻夫妻带来多方面的顾虑,主要是看护人手、生活经费及教育资金三方面。目前,第一个孩子多是在祖父母辈的看护下长大,而当第二个孩子来临之时,基 于老人的身体等各方面原因,父母多会面临其中一人半日制工作或者全职照顾家庭;生活费用压力,假如参照第一胎抚育成本,添加第二个孩子将面临双倍的费用付 出;而教育资金的投入是最为主要的问题,祖父母辈抚育多子女的经验不可复制。育儿资金投入被林林总总的商业竞争裹挟,给父母带来很大压力和焦虑。 独生子女一代作为多子女的父母,他们将受益于多子女,完成其成长。养育多子女的挑战和条件取舍、多子女之间的合作和乐趣会带给身为独生子女的父母一定的快 乐、反思和意想不到的成长。随着二胎社会到来,也会逐渐恢复传统家庭文化中朴实的伦常关系,长幼之分,仁爱之心,而不仅仅是基于权利的索取和理所应当。 由此看来,我们需要调整道德法律规范和公共政策,以确保群体最大和谐关系为目的。道德法律规范是调节人类关系温柔而普遍的信条,社会公共力量也将推动政府有关生育 补贴、儿童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