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体现学校社会价值的根本所在。为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改善教学条件,提供良好的教学硬环境,努力加强教学管理,对教学实施科学、有效的监控,把教学活动中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作为控制点,加强检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保证我校人才培育的质量,特制定以下五项制度。一、教案检查制度1、检查内容。① 教案编写,教案是老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教案必须反映出:②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或步骤;练习与作业;板书的设计;教学反思等。上课之前备好教学用具(挂图、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等)。2、检查时间。每学期开学定期检查,每月检查 次,平常不定期抽查。3、检查方式。由学校 教导处及有关人员深化课堂或对收集的教案进行全面检查。4、检查程序。不定期检查教案:即每个月不定期检查每位科任老师教案编写情况及上课情况,并随即作出评定,将有关情况登记在《老师常规检查情况登记表》。定期检查教案:即每学期开学第一天,科任老师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本学期的教案送交教导处检查、批阅、整理填写《老师常规检查情况登记表》。教案要加盖学校公章。5、优秀教案的要求。优秀教案应具备。① 教案各项要求齐全;② 设计法律规范;③ 资料丰富、新颖;④ 教学方法运用恰当;⑤ 书写工整、布局外观有艺术性;⑥ 任课受到学生欢迎。6、教案检查结果的运用。教案编写等级评定将作为个人年度业务考核、评定职称、评先等的依据之一。学校将根据检查的结果表彰先进,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完成较差者,如责令其限期整改,降低业务考核成绩等二、查课制度1、检查学生上课、下课情况,老师到课、下课情况,全面或重点了解老师的教学秩序;2、检查课堂纪律和教学活动实施情况,有针对性地了解、处理一些教学工作问题。(有无串课现象、无人上课现象、私自停课、早退、迟到等现象)3、检查了解学生自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自习学习中出现的问题。4、查课人员一般不进入教室,须进入教室时,除要解决课堂出现的重大问题,应在上课前、下课后进入;5、查课时针对问题,及时解决或向领导做出报告。6、各班班长应该及时记录老师上课情况,并且填入教教学日志表上,于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后交于教务处。7、学校查课由教务处随时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学校领导,及时处理解决(查课小组:仪蓉蓉,牛夏敏,马丹阳)三、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