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普尔分析在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的应用

普尔分析在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的应用_第1页
1/22
普尔分析在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的应用_第2页
2/22
普尔分析在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的应用_第3页
3/22
普尔分析在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的应用 摘 要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中,货币当局需要借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来进行调节。对它们的选择是否正确以及选定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系到货币政策目标最终能否实现。介绍了普尔分析,比较了利率和基础货币各自体现出的产出方差,得出无论选择什么作为中介目标,其目的都是使经济波动最小。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普尔分析 利率 基础货币存量 货币政策指的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就各国的情况来看,货币政策目标各不相同。美国联储银行把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日本银行在 1998 年就银行法实施前,是把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和维持对资本设备的适当需求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实际收入的合理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平衡则是英格兰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在德国,货币当局似乎更注重对马克币值和物价稳定的保护。就不同时期而言,各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也是在进展变化的。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的国际金本位制时期,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币值和汇率。到了 40 年代中期,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主张盛行以后,英、美等国相继以法律形式宣称,谋求充分就业是其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这样,货币政策目标就由原来的单一目标转化为稳定币值和实现充分就业。自50 年代起,由于普遍的持续的通货膨胀,在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中,稳定的重量又加重了,把稳定解释为将物价上涨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之内。到了 50 年代后期,西方国家中经济增长理论广泛流行,许多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都把进展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从 60 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国际收支逆差的出现,使维持固定汇率发生困难。伴随着随后发生的两次美元危机,一些国家又将平衡国际收支作为一项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在政府证券公开市场上的经营,对商业银行的贴现贷款和存款准备金要求。中央银行为实现最终目标,必须为自己选定一个经济变量,将其作为中介目标加以控制。中央银行选择中介目标的标准有三个:可预测性、可控制性和重要性。当前,被各国中央银行选作中介目标的主要有货币供给总量和利率这两个变量。中央银行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普尔分析在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的应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