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 雨 诱 发 地 质 灾 害 气 象 风 险 预 警业 务 法 律 规 范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目得)为法律规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水平,增强地质灾害防备能力,最大程度避开与减轻灾害可能造成得损失,制定本法律规范。第二条(定义)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就是在灾害风险普查、确定致灾阈值与预警等级指标基础上,依据降水实时监测、预报,评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适时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提供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第三条(管理原则)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应遵循需求牵引、开放集约,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得原则。根据防灾减灾得实际需求,统筹利用部门与社会资源,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得能力与水平。第四条(业务原则)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应建立分工负责、上下联动、信息共享得业务流程。第五条(内容)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包括灾害风险普查调查与灾害信息管理、致灾阈值确定、精细化降水估测与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检验、效益评估等内容。第六条(时段)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得主要时段为每年 5 月 1 日-9 月 30 日,在其她时段内,可根据降水强度与服务需要,适时开展此项业务。第七条(适用范围)本法律规范适用于从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得国家级、省级气象部门。省级气象部门依据本法律规范指导所辖地市、县级气象部门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第二章 业务内容第八条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实时调查与灾害信息管理根据《泥石流、滑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法律规范》要求,组织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普查与灾害信息管理工作,内容包括:1、普查地质灾害灾情点特征信息、地理信息资料、水文信息、气象信息、承灾体信息、灾情信息、预警指标与防灾措施数据等;实时调查内容包括灾害发生时间、规模、具体地点、受影响得村镇、户数与人口、死伤人数、经济损失、致灾降水量,发生地质灾害得类型与地质环境等信息。2、对普查与实时调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并及时更新修订。3、依托气象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实时与历史灾情信息得收集管理、质量控制、统计评估及服务应用工作。第九条 致灾阈值确定依托风险普查数据库与气象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同时结合各地区地质灾害实际影响程度与已有技术方法,开展致灾阈值指标确定工作,内容包括:1、建立地质灾害点(主要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进行风险级别划分,根据发生概率 95%以上、7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