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讨论制度(一)定义。指以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手术安全为目的,在患者手术 实施前,医师必须对拟实施手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预 期效果、手术风险和处置预案等进行讨论的制度。(二)基本要求。1. 除以紧急抢救生命为目的的急诊手术外,所有住院患 者手术必须实施术前讨论,术者必须参加。2. 术前讨论的范围包括手术组讨论、医师团队讨论、病 区内讨论和全科讨论。临床科室应当明确本科室开展的各级 手术术前讨论的范围并经医疗管理部门审定。全科讨论应当 由科主任或其授权的副主任主持,必要时邀请医疗管理部门 和相关科室参加。患者手术涉及多学科或存在可能影响手术 的合并症的,应当邀请相关科室参加讨论,或事先完成相关 学科的会诊。3. 术前讨论完成后,方可开具手术医嘱,签署手术知情 同意书。4. 术前讨论的结论应当记入病历。(三)解释说明。1.除以紧急抢救生命为目的的急诊手术外,所有住院患 者的手术必须实施术前讨论:术前讨论是指手术前在上级医 师主持下,对拟实施手术方式和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 措施所做的讨论。讨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术前准备情况、手 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进行术前讨论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基本义务,体现 审慎、严谨、科学的态度。需要进行住院手术的患者,病情 均较为复杂或有一定的风险,术前讨论可集思广益,帮助术 者明确手术指征和方案,避开因个别医师片面思考做出不合 理的决定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 全。不需术前讨论的仅限于紧急抢救生命的急诊手术,因此, 非紧急抢救生命的急诊手术也应完成术前讨论。住院患者的术前讨论同样应包括日间住院手术,在医学 影像下的介入诊疗、内镜下的手术等高危有创操作或手术。2. 门诊手术患者的术前讨论形式,由参加门诊手术的医 师及相关人员在术前共同进行讨论。原则上实行在门诊病历 上清楚记录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注意事项 等内容。3. 手术者必须参加术前讨论,术前讨论过程中,术者听 取和接受其他医师的建议和意见,有助于查漏补缺,消除思 维惯性或盲区,形成合理的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4. 医疗机构根据本院手术规模及手术医师业务能力,可 以有以下几种组织模式。手术组讨论,是指计划参加该手术的医师及相关成员参 加的术前讨论。医师团队讨论,是指医疗机构授权的医疗组全体成员 (包括主诊医师带组的全体成员,主任医师带组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