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损害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一、预防措施1、操作人员应体检合格,无阻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应 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公安 部门颁发的机动车驾驶执照后,方可持证上岗。学员应在专人指导下 进行工作。2、在工作中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 用品,长发应束紧不得外露,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3、机械根据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 条件,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4、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监测、指示、仪表、报警等自 动报警、信号装置应完好齐全,有缺损时应及时修复。安全防护装置 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机械不得使用。5、在机械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液体、尘埃、渣滓、放射射 线、振动、噪声等场所,必须配置相应的安全保护设备和三废处理装 置;在进行基础施工中,应实行措施,使有害物限制在规定的限度内。二、应急救援措施当发生机械损害事故后,抢救重点是集中现场的人力、物力、设 备尽快把压在人上面的设备构件搬离和割开,将受伤者抬出来并立即 抢救。1、发生机械损害事故,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 进行处理。发生机械损害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 的受伤情况、部位、损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 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 伤员要让其宁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 度左右, 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 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堵塞。有骨 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 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用绷 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 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 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 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 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在无材料的 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健侧下肢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