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村庄兼并:现代化中的农村社会变迁

村庄兼并:现代化中的农村社会变迁_第1页
1/57
村庄兼并:现代化中的农村社会变迁_第2页
2/57
村庄兼并:现代化中的农村社会变迁_第3页
3/57
村庄兼并:现代化中的农村社会变迁 村落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类自发聚居形成的农村社区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以农业为基础产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个体劳动为基本劳动方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组织。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农业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日益向城市集中,自然村落的萎缩乃至消逝将成历史的必定。这是现代化所推动的重要社会变迁。近几年来,随着山东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进展,特别是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些富村和强企业兼并穷村、弱村的现象。最近,我们对山东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烟台、威海、淄博等地农村的富村或强乡镇企业兼并穷村的现象进行了典型调查,认为这一现象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向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兼并动因村庄兼并现象在山东起始于 80 年代的中后期,目前正从东部发达的沿海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动。这种现象出现和进展的动因是:乡镇企业的快速进展和膨胀。村庄兼并现象首先在山东沿海发达地区出现,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乡镇企业特别发达,一些富村和强企业不满足于自己的进展空间,有继续扩张和膨胀的需要。如龙口市东江镇的前宋村,原来只是一个仅有 1 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不到 1000 口人的小山村。80 年代以来,他们抓住机遇,大力进展乡镇企业,到 1994 年,已拥有企业 20 多个,固定资产规模达 6 亿多元。1992 年,该村以村办企业联合为基础,成立了南山集团公司,设立了村级党委,南山集团进入了全国 500 家最大村办企业行列。该村有膨胀进展的需要,而土地资源、水资源都非常短缺,因此便主动提出兼并周围几个比较贫困的山村。可以说,这种兼并是生产力进展的内在要求。村与村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凡是发生村庄兼并的地方,一般都具有兼并方与被兼并方贫富差距比较大的特点,双方能实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如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的岜山村,靠进展乡镇企业致富,1994 年全村总资产达到 10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 8 亿元,完成社会总产值 10.5 亿元,实现利税 8400 万元。村企业万通达集团公司 1994 年名列全国 500 佳乡镇企业第 7 名。而与之相邻的辛庄、刁虎、袁家等几个村,则比较贫困。在这种情况下,岜山村有扩张土地规模,吸收劳动力的需要,而其它几个穷村有依靠富村脱贫致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村庄兼并:现代化中的农村社会变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