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治理公路运输超载长效机制 摘要:超载运输是困扰公路交通的严重问题,我国要成功建立治理公路超载的长效机制,就要对超载运输作全面深化的剖析,以引起全社会对超载的广泛重视。分析了我国公路超载运输的危害性;从利润计量与外部环境探究了公路超载运输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治理公路运输超载的长效机制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公路运输;超载;机制;治理 1 我国公路运输超载运输的危害性分析 超载严重损害了公路基础设施。公路的设计和修建,是严格根据国家标准进行的,不同等级的公路都有相应的载荷标准和设计使用年限。公路若按标准载荷承载,在理论上公路的使用寿命接近设计年限,但若车辆作用于路面的载荷超过路面的设计载荷,那么公路的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我国载货车辆的轮胎,对路面的压强一般控制在以内,但是检测发现,我国目前检测到的超载车辆,对路面的轮胎压强高达,超过飞机降落时对地面的冲击压强。车辆最大单后轴载重量达 24 吨,这种车辆行驶水泥公路一次,相当于标准车辆行驶 121万次。美国道路实验所的讨论表明,路面的破坏几乎完全是由重型车辆造成的,车轴对路面的破坏力随着重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大约根据 4 次方级数递增,即重量增加 1 倍,破坏力将增加 16 倍。超载车辆在公路上行驶一年对公路的损害相当于正常运输车辆行驶 5 年甚至 10 年的损害。 超载运输造成交通规费大量流失。目前公路的养路费、车辆通行费、附加费等大部分交通规费的征收都是以车辆核定吨位来计算的。超载车辆装载量超过核定的装载量,使平均每吨位实际交费额减少,使国家漏征了大量规费,而超载运输者就可以获得比守法经营者更多的利润,“大吨小标”车辆漏征的规费就更多了。 超载运输降低了公路的使用效率。超载车辆损坏公路,使路面和路基质量降低,影响车辆通行,对损毁路面的维修也大大影响了公路上车辆的正常通行。而超载车辆引起交通事故,造成交通堵塞,也使公路正常的通行能力大大降低。超载运输车辆的发动机是“小马拉大车”,行驶速度远低于正常速度,而且由于超载车一般车体庞大,影响后面的车辆通行,常常造成交通堵塞。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由于大量超载车辆的驶入,使平均车速大为降低,造成“高速公路不高速”的尴尬局面。 2 我国公路运输超载的原因探析 公路运输利润计量缺陷。我国现行的公路通行费征收办法和养路费、运管费一样,是以车辆行驶证核定的载重量作为计费依据,并按标记的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