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得概念和护理措施医院感染定义 (一)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得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得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得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埋伏期得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得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二)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得感染。医院感染传播三要素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医院感染主要传播途径1、接触传播2、直接接触3、间接接触4、飞沫传播5、空气传播6、水、食物、生物媒介物传播7、医源性传播(药物、血液)8、垂直传播医务人员得职业危险1、工作环境特别(病原微生物集中)2、工作对象(易感者)3、遭受职业损害得机会和频率高:传染性疾病、医疗器械、化学物质、放射物质4、自我防护意识淡薄5、缺乏相应得保护措施与制度6、经血液传播得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7、所有医务人员均存在感染性疾病传播得潜在危险8、所在诊疗过程均具有潜在危险性,其中以锐器误伤最为常见应该关注得几个问题1、传统得传染病死灰复燃2、新发传染病得不断出现3、无菌操作技术得问题4、环境条件得问题标准预防概念(st a n d a rdpr ca uti o n)针对所有病人得预防性措施,认定所有病人得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损伤得皮肤、粘膜和被这些物质污染得物品具有潜在感染而实行得标准水平消毒、隔离等预防措施。同时,还应根据疾病得传播途径实行空气、飞沫、接触隔离措施。标准预防概念得提出“标准预防”(s ta n d ar dprecau t i on s,S P)就就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1 9 95 年提出得,于 199 6年在全美实施。我国 1 999年引人并在 2 0 00 年卫生部颁布得《医院感染管理法律规范(试行)》中明确规定“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得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患者实行相应隔离措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得手卫生、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对医院感染得危险因素进行控制。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隔离技术法律规范,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实行相应得隔离措施。新旧感染控制观念得差别旧 感染控制基于诊断得预防原则。当病人或环境已确信被感染时才实行预防措施。新 感染控制基于标准预防得原则。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得全过程。不论患者就就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都要实行标准预防。...